2010年5月1日 星期六

他們為什麼一定要買房子--2010 / 05 /01 住展雜誌 第344期

他們為什麼一定要買房子 住展雜誌 第344期


2010 / 05/ 01 編輯部

台北縣市居民,現在只要一提到房價,就是無奈與抱怨,高房價的民怨陰影,似乎在短期內已揮之不去。很多人都很好奇,房價已經這麼高,現在究竟是誰在買房子?難道他們不知道現在房價很貴嗎?為何不等到降價時再買?為什麼要選在這個時候買房子?

本文就採訪了幾位,現在正進場買房子的消費者!

大台北地區房價飆高,讓多數人都大感無奈,還沒住進來的,大嘆住不進來了!已經住在裡面的,也是心事重重,換屋可能得要換到台北以外了,面對攀高的房價,好像大家都不怎麼開心。

大家都不開心,政府應該就要關心了。於是乎,打壓房價的政策,每天登上新聞重要版面,成為社會大眾的焦點新聞。大家更關心的是,究竟這些政策會不會讓房價真的下跌?

政策成效為何,需要時間檢驗,但是仍有許多人,選在高房價時代購屋,他們對買房子有什麼不同的想法,一起來聽聽。

大安法拍創天價 長期持有不怕買貴

王先生(40~45歲)
二○一○年三月初,以每坪九十一‧五萬高價標下大安區法拍屋,轟動一時。

一件平凡的事,在無意中卻成為媒體焦點,這也讓我頗無奈,媒體一直來挖,為何要用超出行情的價格標下這間法拍屋,其實我的動機很單純,只是願意相信的人並不多。

我真的只是想要換屋!

每天清晨六點,就要叫醒在熟睡中的兩個寶貝,看他們雙眼迷濛地在六點半出門,讓我真的好捨不得,真想讓他們多睡一點;另一方面,由於跟母親同住,舊房子只有不到四十坪的三房,居住空間真的有點不夠,於是我開始換房子的規劃。

我本身從事房地產業約五年多,深知地點的重要性,加上兩個小孩目前就讀復興小學,順理成章地從附近區域找屋。大安區華廈每坪大約是八十五萬左右,但不是說你有錢就買得到,我找了大約半年,都沒有很合適的房子出現,所以才會想說從法拍屋著手。

這間法拍屋出現的時候,的確讓我眼睛一亮,SOGO敦南館後面的地點十分合適,剩下就只是價格問題。我知道這間房子很稀有,一定會有很多人來搶標,於是我抱著一定要買到的決心,以每坪九十萬以上的價格得標買下。

很多人都認為這個價格不可思議,高出區域行情大約一成,甚至有人認為以後可能會跌價;我自己從事房地產業,這個價格是高是低我心裡有數。其實價高價低我不是很在意,因為我是要買來自住的,我打算至少住十年,十年後如果還是一坪九十萬,沒有漲價,那也無所謂,換個角度想,等於這十年我不用付房租,就可以住在這裡;如果跌價,也沒有關係,我認為現在能達到我要求的使用價值最重要。

我賣掉市府捷運站勤功國宅的舊房子,地點正對著未來的統一阪急百貨及捷運站與信義計畫區,因為他的地點好,即便房子破舊,住了十二年,房價還是飆漲了四倍多,單價七十萬,買方看屋後三小時就決定要買,我明白告訴他這個價格也是天價,買方也是不以為意,他認為地點好最重要,「地點」的威力可見一斑;我用這筆獲利拿來買大安區這間法拍屋,一樣是以地點為優先考慮。

房價以後會漲還是跌,這不是我現在該去煩惱的問題,至少我先完成換屋規劃,讓家人有更舒適的居住空間。你問我現在買房子時間對不對?每個人觀點不同,「地點優先、長期持有、不怕買貴、量力而為」,這十六字箴言,送給想要買房子的朋友。

存錢存錢 該買的時候要有錢可買

許小姐(25~30歲)

二○○九年十月以五百五十萬買下林口「竹城埼玉」,準備當五月新娘了!

結婚要準備的事情真的很多,準備過程中最令我開心的是,終於買下一間屬於自己的新房子。

老公是林口在地人,所以我們的新房也是計劃買在林口,離婆家近一些。林口是新開發區域,其實目前都還很空曠,生活機能也不算太好;但是我們看好林口的未來,三、五年後應該會挺發達的。

這裡離桃園機場不算遠,出國、回國都方便;最重要的是房價現在不貴,去年十月買的時候,一坪大約是十一萬,總價五百多萬,我都還沒住進去,聽說現在已經漲到一坪十三、十四萬了,心裡挺開心的,即便現在不會賣。

我的娘家在台北市大直,問我想不想住在台北市?當然是千百個願意,但是大直的房子實在是很貴買不起,買不起究竟是房價漲太多,還是我的薪水漲太少?

台北市房價很高,但我認為貴一定有貴的理由,要多數人都認同才會變貴,怪只怪自己的薪水漲得不夠快吧!

買房子除了實現一個家的夢想之外,最開心的,是在必須買房子的時候,有錢可以買房子。我和我老公從一畢業就開始規劃存錢買房子,雖然每個月可以存的錢有限;但是點滴累積起來,存了六、七年之後,也已經是上百萬,足夠作為我們買房子的頭期款。

而且現在每個月的貸款,大約就是我們總收入的三分之一,房貸壓力不算大,都在我們可負擔的範圍。結婚一定要有個屬於自己的窩,才會有安全感,以前都是租房子,一點歸屬感也沒有,房東管東管西,三不五時還會來看看,感覺很不自由,所以當時我就告訴自己一定要存錢買房子。

台北房價太貴,我買在林口也很開心啊!並不一定都要住在台北市,但是一定要買房子。將來如果我有能力存更多錢,我還是會再拿來買房子,感覺上,買房子比較會賺錢,即便賠錢也不會賠太多,這是媽媽給我的觀念,我想是錯不了的。

用名牌換門牌 才能晉身有殼族

陳先生(35~40歲)

擺脫七年無殼鍋牛,把房租換算成跌價,就不用怕房價下跌

其實兩、三年前我就一直在看房子,那時五、六百萬的永和公寓,我都覺得很貴,家人也認為不便宜,但我如果當時有買下,現在至少漲三成了。

本來我也是下不了決定,看房價這樣漲,真的是買不下手,後來是我跟我的老闆談過後,改變了我的想法。

老闆跟我說,能買就趕快買,日後如果繳不起就賣掉,房價是漲是跌很難預料,不可掌握的事就不要想太多,反正是自己要住的。居住的問題安定之後,等於解決一件大事,不用再分心在家事上,這樣才可以在事業上往前衝。

我接受老闆的建議,是啊,不可掌握的事何必想太多,想太多也是無益,更何況我現在還沒有小孩,趁牽絆不多的時候趕緊買個房子,也是強迫自己儲蓄。

這七年來我繳的房租算一算,竟然也有上百萬,換句話說,如果我七年前買一間一千萬的房子,租房子等於是讓房價在七年後跌一成;但是台北市這七年中,報紙說房價實際上是上漲了六成,一來一回相差七成,一千萬的房子,七成就是七百萬,要辛苦賺幾年才有這七百萬啊!我為什麼不買房子?

我的個性算是風險考量型的,當然我也會想,如果房價下跌,會是怎樣的狀況?我認為,台北市房價下跌空間頂多是兩成,我打算住十年,十年跌兩成,再扣掉原本若是租屋會損失的一成,結果是一成。也就是說,實際上房價只有跌一成,十年跌一成,平均一年跌百分之一,我想我還負擔得起,最壞不過是這樣。

我現在這個房子買在士林區承德路,雖然是舊房子,捷運站也要走個十到十五分鐘,但是生活機能很好,離陽明山又很近,放假時想要上山休閒很方便,這是我想要的生活。

以前唸書時,我也算是個「玩咖」,都沒想過要存錢;但是上班後我逐漸改變想法,不買房子,錢是留不住的。不存錢就是要花錢,無論是出國去玩、買手機、買電腦、買名牌包、吃吃喝喝,這些錢其實都是可以省下來的,不玩不買,少吃少喝,日子還是可以過的,將省下來的錢拿去買房子,成為我的朋友中,有買房子的那三成,往M型右端走的感覺,才是我真正的大快樂。

◎ 採訪後記

最後這位陳先生告訴我,他認為房價貴不是太大的問題,他的朋友買不起房子的,都是因為沒有自備款,雙薪家庭負擔現在的低利房貸,並不是太大的問題。

他語重心長的說,沒有自備款其實跟個人的個性有關,有些人生性比較樂天,重視及時行樂,所以根本不存錢,賺多少花多少;但是依他觀察,他們對高房價的抱怨也是最大聲、最為不滿。

陳先生說,即便現在房價馬上降兩成,他們還是買不起的,所以他認為不全然是房價高低的問題,房價只佔了二分之一的問題。市中心房價貴,我可以選擇買便宜一點、遠一點的、小一點的,其實都是可以買的。

他認為政府現在的措施都是在抑制房價上漲,這只是解決部分問題,應該要想辦法鼓勵儲蓄,儲蓄不足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有足夠的存款、買來自用,根本不用太煩惱現在的房價問題。

似乎真的跟個性有關。踏實的個性,讓他們一開始就選擇放棄物質享受,一步步接近他們的夢想。這是人生的選擇,用名牌換門牌,他們要的是另一種眼光。

2010年4月27日 星期二

花敬群週記(7):台北市都更容積獎勵兩倍的省思 -2010年4月25日星期日

這些年來常有一種感覺,「學都市計劃的死到哪裡去了!」這些制度惡質化的問題明明是長期存在,怎麼都沒看到這群當權多年的學術界大哥們跳出來說句人話。是不是好日子過慣了,利益多了,就不好多說些甚麼。

丟臉

原文網址:http://snail-tw.blogspot.com/2010/04/7.html?awesm=fbshare.me_ALmpq&utm_medium=fbshare.me-facebook-post&utm_source=direct-fbshare.me&utm_content=fbshare-js-large

花敬群 玄奘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
=======================
這個周末,台灣所有學都市計劃的人,所有都市計劃領域的教授與專業者,都應該閉門思過。好好反省,為何台灣的都市計劃可以被蹂躪成這樣。

昨天自由時報記者問我對台北市都更政策的看法,我說:「加速都市更新的推動是台北市的迫切課題,但如果以此方式來執行,是以更大的罪惡來處理一件具有正當性的事。」「林建元副市長及市府都市計畫與都市更新高層官員們,這些我們過去的師長好友們,這次頂著大鋼盔,幫郝市長惡搞買票,歷史會審判這件事。」

我們的都市計劃工具似乎只剩下最廉價的容積獎勵了,當初不知是哪位「始作俑者」,那麼聰明狡詐的將國外調節都市發展的TDR制度,用在公共設施保留地的補償,再用到根本應是管制項目的開放空間獎勵、停車獎勵等等。然後,再搞一個容積移轉辦法,讓應該以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循序漸進處理的發展再調配工作,變成都市計畫大鍋炒。

反正,一切都是以財團與開發商的利益為都市計畫與管理的唯一導向。這星期的都更方案,只是循著同樣模式的另一樁惡行惡狀。反正,都市計劃專業界,長期以來也都不敢發聲,只是坐視都市計劃體系的崩解。大家在意的,或許還是繼續學習國外或中國各城市的「發展模式」,或者不知為何而研究的模擬分析與複雜系統。甚至,那些幫著各縣市政府規劃新都市計劃地區的規劃業者,也都學會把配置容積基礎的每人平均需求面積,從早期的50平方公尺,逐步調高到80平方公尺。種種目的都是要讓各地方政府可以「合法」的憑空創造出更多法定容積。

「反正計畫總人口可以不變,所以就沒有公共設施的額外負擔。」都市計劃專業者長期以來是這樣自欺欺人,是這樣讓自己架構的都市管理體系與自己規劃的計畫朝向自我毀滅。容積的濫發如同央行濫印鈔票,就是通膨。通膨造成貨幣貶值,濫發容積是否會造成容積價值貶值,我們不得而知,也不是現在該關注的事。當前的問題在於,為何我們的都市計劃體系會糜爛到可以長期讓官僚體系任意濫發容積,這是根爛掉的問題,是現實與教育完全衝突的問題。市場的炒作結果,終究會透過市場機能讓它自然崩解與調節。那制度、現實與教育的衝突呢?

這些年來常有一種感覺,「學都市計劃的死到哪裡去了!」這些制度惡質化的問題明明是長期存在,怎麼都沒看到這群當權多年的學術界大哥們跳出來說句人話。是不是好日子過慣了,利益多了,就不好多說些甚麼。丟臉

2010年4月26日 星期一

公告地價 改每年1次-2010/04/27-工商時報

  • 公告地價 改每年1次

  • 2010-04-27
  • 工商時報
  • 【記者崔慈悌/台北報導】

為抑制房價炒作,內政部長江宜樺昨天表示,內政部已規劃修正平均地權條例,將公告地價由每3年改為每年公告1次,並授權地方政府在局部地區房價不正常飆漲時,可即時調整公告現值。

 現行國內不動產有公告現值、公告地價和實際交易價格3種不同的評鑑價格,即使是豪宅也因公告現值、公告地價和市價有落差,以致實際負擔的稅負與房價不成比例。

 江宜樺昨天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接受立委質詢時指出,內政部目前正著手修法,基本方向是,公告地價由現在的每3年公告1次,改為每年公告1次,至於每年固定1次的公告現值,則會授權地方政府可以彈性機動調整,也就是說,當地區、特別是局部地區房價不正常飆漲時,地方政府就可以即時調整公告現值。

 對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質疑立法院上會期曾作成決議,要求內政部和金管會要在不影響個人隱私情況下,定期公布房地產的交易資訊,使價格透明化,以避免業者亂喊價,詢問江宜樺「什麼時候可以做到?」

 江宜樺指出,該案已經在1、2個月前交辦下去,希望3個月內將如何公布等細節,以及配套措施研擬出來並向行政院提出報告後,再正式提出定期公布房地產交易資訊的施行辦法。他強調,這些措施並非要打壓房市,因為政府尊重市場機制,但資訊必須公開透明,讓民眾能了解實際狀況,才能避免部份有心人士利用資訊的不透明炒作房價、牟取暴利。

北市昆明街、景美商圈地段擬標售--2010/04/26 聯合報

北市昆明街、景美商圈地段擬標售
【聯合報╱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近來房市熱絡,由存保公司(RTC)代管的中聯信託名下一筆位於台北市昆明街的大面積土地,近來成為各建商及企業競爭目標。除了國內知名餐飲連鎖業海霸王集團有意購買,同時洽詢的還有多家建商,存保公司決定辦理公開標售。

這筆不動產總共有七個樓層,土地面積約600坪,建物面積6,000多坪,底價8.22億元。除了經營企業外,也可能結合附近住戶一起推動都更計畫。

中聯信託經營不善被金融重建基金(RTC)接管後,中聯信託本身已由國泰世華銀行承受,RTC手中還有多筆中聯不動產待售,過去原本不好賣,但最近不動產行情飆漲,多組投資人看中位於台北市昆明街的不動產,紛紛上門詢問。

財金官員昨日表示,這筆不動產在北市西門町附近,現狀是廢棄保齡球館,整幢建物有八、九層,中聯信託擁有地下3樓到地上4樓,主要是過去承受的不動產擔保品。最近房地產行情太好,投資人希望存保直接出售。存保決定辦理公開標售,預計5月5日上午開標。

財金官員表示,這塊不動產,投資人得標後除了開店外,也可以推動更都,頗具開發價值。存保公司

景美商圈的一筆中聯信託不動產,曾多次標售後流標,隨著房市行情熱絡,最近也有多組投資客主動洽詢。財金官員說,中聯另有一筆位於仙跡岩下的不動產,土地面積85坪,建物面積956坪,存保公司決定辦理公告標售,標售底價為2億1,612萬元。

不動產位於景美商圈,屬大樓的一、二樓,過去多次標售都沒有人要,最近卻有不少投資客、建設公司詢問。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政府遏止房價飆漲動作頻頻,但房市熱絡似乎不受影響金融重建基金(RTC)接管問題金融機構,也一併承接不少不動產,目前尚未處理的帳面價值合計有300億元,存保公司趁這一波房地產行情,加緊處分腳步。

除了中聯信託的不動產外,價值最高的就是慶豐銀行的總行大樓及敦北金融中心,市價至少有80億元以上,由於慶豐銀行標售後日前已完成交割,RTC正展開相關作業,準備辦理標售。

這兩筆不動產,其中敦北金融中心,慶豐銀行擁有最佳的1樓、2樓及地下1樓,有壽險業者想直接買下。另一筆位於北市南陽街的慶豐銀總行大樓,有壽險公司趁機推動都更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