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7日 星期六

增加供給 吳揆:林口泰山板橋建平價房屋-聯合報林新輝-20100327

增加供給 吳揆:林口泰山板橋建平價房屋

無殼蝸牛睽違廿年將再走上街頭,行政院長吳敦義昨天在立法院提出具體的因應措施。他表示,台北精華區房價確實很貴,不是每個人都能在台北都會區擁有房子,「我擔任台北市議員八年,有七年半是租屋」,但政府將端出「健全房市方案」四大要點,緩和無殼蝸牛的問題。

吳敦義表示,健全房市方案大致上有四大要點:第一,提高房屋供給率。政府除將在機場捷運線A7站 (林口)興建平價房屋,也會在A5、A6(泰山)站興建。

此外,政府也會在板橋浮洲及中和灰遙等地區提高房屋供給。至於擁有一千多公頃土地的淡海新市鎮,政府已經在規劃「淡海捷運延伸線」,加強淡海區域交通便捷性,提高民眾購屋的誘因。

第二,提供房屋津貼每月三千六百元,為期兩年。

第三,安心成家方案。針對廿至四十歲、家庭成員無自用住宅的新婚家庭,或育有未滿廿歲子女的青年家庭,政府提供前兩年二百萬元零利率,免息部分由政府補貼。

第四,房地產資訊公開配套措施。內政部已經擬妥房屋交易資訊公開化的多項措施,包括大公設、小公設、陽台、遮雨棚、室內面積等都要標識清楚,「建商不能將兩坪大的雨遮,也比照室內一坪五十萬元在賣。」

但吳敦義強調,房地產不能打壓,好不容易火苗才燒上來,政府如果將火車頭工業(房地產)壓下來,會賠上全民經濟,政府必需謹慎小心,不能隨便打壓房市。

經建會也表示,將推出「健全房屋市場方案」,預定下周一報行政院核定。

面對無殼蝸牛要求以「只租不買」取代「平價住宅」政策,經建會副主委胡仲英表示,「只租不買」與國情不合,國內年輕人一開始出社會,當然只要求租房子,但等到升官、加薪以後,就會想要買房子,「只租不買」並不符合大部分人需求。

經建會表示,其他健全房市具體措施,除改善都會區住宅供需(如儲備土地適時推平價住宅),還包括增加受薪階級購屋能力(持續推動住宅補貼)、房屋資訊透明(揭露實際交易價格)、控管貸款風險(對特定對象採差別授信條件)、追求社會公平(機動調房屋公告現值),以及其他配套(如審慎考慮國有地處分方式等)。

【2010/03/27 聯合報】@ http://udn.com/

無殼蝸牛新聞稿-無住屋聯盟-20100326

當前住宅與社會問題之嚴峻


十年來,台北市房價飆漲2倍,台北縣房價上漲50%。一般雙薪家庭收入,想要在台北市買一間35坪的三房住宅,要26.3年不吃不喝才可能(住展雜誌)。這樣的高房價,連央行總裁彭淮南想換屋也難圓夢,讓台大經濟系教授退休後也可能被迫搬離台北市(財訊342期)。


當央行總裁都負擔不起的房價,那一般受新階級更不用說。十年來,台灣全體民間企業受雇者平均月薪相較於一九九九年,扣除物價後的實質薪資,十年來不增反減,變負四‧三%(商業周刊 第1158期)。 十年來,台灣失業人數從45萬人增加至截至62萬6千人(99年1月主計處資料)。十年來,台灣落在貧窮線以下的家庭多了一倍,達10萬5千餘戶(25萬6千多人),創史上新高。 十年來,台灣最高五%的平均所得與最底層五%平均所得,從32倍擴大至62倍。(財財稅資料中心最新統計)


面對房價遠高於經濟基本面的不合理飆漲,面對失業人口遽增、所得分配持續惡化,請問,簽署「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的馬總統,高唱「庶民經濟」的吳院長,我們的住宅政策在哪裡?


無殼蝸牛再起


面對當前這樣不公義的住房問題與無作為的住宅政策,我們宣布重啟二十年前露宿忠孝東路的「無殼蝸牛聯盟」。原因無它,因為政府只會徵詢「企業大老」、「建商公會」、「建築公會」等土地資本的建言,從未聽聽只是想有個住所安身立命的多數民眾的心聲,不曾對一再被政策剝削的勞工、弱勢族群的「房事」有過關愛的眼神,所以必須集結公民社會的力量,讓馬英九總統、吳敦義院長聽聽我們這些「庶民」的心聲。


我們的要求非常簡單,請政府落實2009年簽訂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的宣示:保障並實現國民的住宅權利。針對此,我們要求政府應確立住宅政策以「住者適其屋」為首要目標。市場面為積極遏止囤地套利以平抑房價,讓一般受薪階層得以購屋、換屋;補貼面則針對青年(學生)、中低收入、弱勢族群等,提供租金補貼,並增加社會住宅存量。


針對市場面:


就於都會地區囤積大面積、精華地段的養地套利行為進行調升利率、緊縮貸款資金,並依市場現值徵收土地稅、土地增值稅,並取消適用法定容積以外所有獎勵之資格。

全面清查都會區公有(含國有、地方政府、國營事業、公股銀行等)非公用之土地與房舍,並確立永不出售政策,優先提供做為社會住宅運用或公共設施使用。


針對台北都會擁有房屋3戶及以上投機者,透過升利率、課重稅、收資金的做法,提高短期投機炒作持有的成本。


針對政府之前所宣示抑制房價之選擇信用管制相關措施,要求提高標準,並從嚴落實。

針對補貼面:


積極介入租屋市場,健全相關租屋法令與資訊,導正「住宅自有」迷思,將房貸補貼轉為擴大對無自有住宅的青年(學生)、低收入者、弱勢族群提供租金補貼。


不再重蹈過去國宅的失敗經驗,確立政府興建之住宅應定位為社會住宅,只租不售,以提供於住宅(含出租)市場難以獲得服務之對象為優先,應逐步達成占住宅總量5%(弱勢家庭比例)的最基本目標。


針對法制面:


儘速推動擱置於行政院多年之「住宅法」立法,擴大弱勢扶助、提昇國民居住環境品質、建立公開透明之住宅資訊、維護國民平等之住宅權利等目標。

不回應,今年年底忠孝東路見!


針對上述主張,我們要求政府出面跟我們對話,以及,我們樂見理性的政策辯論,但拒絕口惠實不至的回應與摸頭式的接見。


另一方面,我們深知唯有團結更多被高房價與不公義的住宅、土地政策所苦的「庶民」,廟堂之上的權力掌握者才會當回事,因此從今日起,我們將進行持續性的民間團體串連與民眾的遊說。


今年底適逢五都選舉,在此呼籲藍、綠政黨體察民意,共同匡正當前房價問題與住宅政策。不回應,今年年底忠孝東路見!